当前位置:成都新闻网 » 产 业 » 科技 » 正文

阳光下的守护|四川成都公安科技赋能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2025-08-20 18:44:51 来源:新京报

“以前送嫌疑人体检,往返医院、排队等候,没两个小时根本办不完。涉案财物管理更是头疼,三名民警带四名辅警都忙得团团转。”近日,公安部主办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四川成都,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殷翔指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体检区感慨,“现在嫌疑人20分钟完成全套体检,涉案财物交给智能机器人,两名民警加一名辅警就能精准管理——省下的警力全用在破案刀刃上了。”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公安局以智能法治理论重构执法专业化体系,通过深度整合“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精准落实“警种主战、派出所主防”改革要求,将“安全、规范、集约、智能、高效”目标转化为具体实践。

今年1月1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构建起“一站式办案的总基地、监督管理的大中枢、全程保障的大本营”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在取证规范、审讯质效与涉案财物监管关键环节植入智能监督基因,持续释放科技赋能的新质战斗力。

曾经民警辗转医院、看守所、鉴定机构的奔波场景已成历史。如今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信息采集区可一次性完成身高、体重等7类生物特征高效录入,全套体检压缩至20分钟,办案效能实现质的飞跃。

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则上演着“科技交响曲”,激光导航机器人与灵巧的6轴机械臂协同作业,数字芯片实现毫秒级资产定位,流转效率跃升30%,处置准确率锁定100%。

物联网赋能的智能案管柜终结了“抽屉卷宗”时代,通过条码、数据库技术实现从上传、登记到归档全链条数字化留痕,案卷合规率达100%。

此外,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创新建立大数据基座,强化合成作战机制,将办案手段、办案资源汇聚中心,让专业力量常态化入驻,全面破除“数据孤岛”,打通“数据堵点”,建立分类分级保障机制,强化合成作战协调能力,以“日常案件全量提供初研报告,重大疑难案件按需提供精研报告”的模式,建立“全息档案”,赋能案件办理和深挖扩线,为办案提供“一站式”“套餐式”的支撑保障。

法律的目光应当锐利,但注视孩子的眼神需要温度。执法刚性与人文关怀在成都高新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细节处交融。一扇特殊的智能单透玻璃,成为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审讯室的关键设计,让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能在监护人或者合适成年人的到场陪同下接受审讯,在正常执法的同时,维护了其作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阳光工程”,成都高新公安联合区检察院、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创新设立“成都高新区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让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在院区内一站式完成询问、取证、身体检查和心理安抚,最大限度避免二次伤害,诠释了“阳光下的守护”的深刻内涵。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成都产 放心买”成都聚焦两大支柱产业提升食品检测能力

记者21日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推动“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专项守护行动走深走实,该局从2025年9月至11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测能力提升行动,覆盖成都市259家在产白酒企业及106家豆瓣酱企业,助力成都特色食品...【详细】

中新网食品2025/11/21

政企联动亮实力 成都锦江企业赴沪“代言”

锦江连浦江,千里共携手。11月21日,成都锦江(上海)合作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活动以上海国际化平台为纽带,通过“街道搭台、企业主唱”的创新模式,让辖区重点企业登台“代言”。活动现场成都市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作...【详细】

封面新闻活动2025/11/21

同比增长超70% 全球游客为熊猫“扎堆”成都

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游客,怀揣着对大熊猫的热切向往,结伴奔赴成都,赴一场跨越山海的“圆梦之约”。截至今年11月13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接待外宾48.71万人次,比2024年同比增长70.67%。在中国大熊猫保护...【详细】

新华社文旅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