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都新闻网 » 要 闻 » 成都 » 正文

成都上半年193家首店混战!万象城夺冠,但它才是最大惊喜

2025-08-21 14:15:45 来源:赢商网

从“抢首店”到“造首发”,项目正在换赛道。2025年4月,《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落地各类首店累计达6500家,高能级首秀首展等首发活动超1000场,打造首发经济地标载体100个,培育新消费品牌500个。

不必等到年终结算,仅凭2025上半年,成都就已再次写下首店经济的新注脚。对这座城市来说,品牌的首次登陆从未只是一个商业动作,也是对城市消费肌理的一次轻轻叩问。

赢商大数据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共引入首店品牌193家,商业项目间的“吸附力”之争以外,还有新锐品牌的试水、国际品牌的加码与本地市场细胞的再度活化。

01.

西南首店占比高

品牌引力突出

2025年上半年,成都消费市场依然火热,凭借庞大的城市消费潜力与优越的营商环境,持续吸引各类首店品牌落户。

西南首店以24.5%的高占比,显著印证了成都作为西南区域商业枢纽的核心吸附力,凸显成都作为品牌布局西南市场的首选地位依然突出。与此同时,全国首店与省份首店合计占比达15.1%,共同构成了成都吸引高能级、战略性首店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城市在品牌层级布局上的深度价值。

品牌级次维度,A级+B级占比近半(合计45.7%)构成首店主力,反映成都对区域性影响力品牌和高潜力创新品牌的强吸附力,驱动消费升级与商业活力;占比1.2%的 S级品牌占据“金字塔”顶端,虽稀缺却锚定国际高度;C级占比40.7%夯实消费生态基底。

02.

零售餐饮占比超八成

“复合多元”是主流

如果要从193家首店中提炼城市消费趋势的关键词,从业态分布来看,零售与餐饮扮演“扩张双核”角色:其中零售业态占比达42%(81家);餐饮业态次之(80家),两者合计占比超八成,可谓是“餐饮顶大梁,零售更多元”。

具体来看,数据显示首店占比达40%以上的餐饮类其中又以“创意融合菜”“地方风味快餐”“异国街头小食”为主力;

统计显示,上半年共有15家异国料理品牌首店在蓉开业,涵盖日料、泰餐、东南亚轻食、西式正餐等细分品类;虽然大多为“中国出品”,但在视觉表达与菜单内容上“异国感”浓郁,表现出“本土包装,国际风味”的趋势。

此外,咖啡茶饮与烘焙的赛道仍在拓展:如「何所有玉米说」、「桃山茶雨」、「AROMIST」、「Ora Coffee」等品牌纷纷在成都布局首店,部分还尝试“空间+零售+文化”复合打法。

零售类品牌的回暖趋势显著,其中多为小众潮流服饰与生活方式集合店,包括如Michael Kors等国际轻奢品牌持续下沉成都;也受益于近年来市民运动生活方式普及,Peak Performance、On昂跑、Klattermusen等户外运动品牌势头正热。与此同时,呈现体验/内容驱动型首店倾向,如生活方式集合店、个护香氛、潮流买手店等。

瑞士运动品牌On昂跑中国首家旗舰店落地成都太古里,图片来源:On昂跑官方微信公众号

上半年零售类首店中,国际品牌持续加码,20余个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典、日本的零售品牌在成都开出首店,包括Olay全国首家实验室旗舰柜、法国品牌CLARINS西南首店等,高频聚焦成都IFS、太古里、万象城、大悦城等人气项目所在的城市区域级商圈。

而本土品牌稳扎稳打,注重线下形象升级。如TAPIOCA、奇谷米次元街区、RE而意旗舰店等品牌以城市/区域首店为落点,围绕“新形象、新旗舰、新体验”进行线下场景优化,推动品牌线下深耕。

03.

从“抢首店”到“造首发”

项目正在换赛道

从区域来看,核心城区仍是首店入蓉高地,作为城市经济新高地的城南也发力渐显。

作为成都核心城区和商业高地,锦江区在成都首发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初,锦江区发布《锦江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计划(春熙行动)》,为首发经济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日商务厅对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开展复核,位于锦江区的成都春熙路商圈被评为“优秀”,以首店、首展、首秀等新场景重塑商业地标,持续引领时尚消费浪潮。在商圈内,以成都IFS、成都太古里等高能级项目是首店落地的安全仓,不断承接国际品牌中国首发、高能级店型试水,奠定国际消费窗口地位。

高定香氛品牌梵诗柯香( Maison Francis Kurkdjian)西南地区首家精品店(成都 SKP) ,图片来源:品牌官方

而“下一个成都”正在成都内部酝酿:包含高新区、天府新区的武侯、双流等区域正在接棒新首店爆点。一方面,另一方面,新商圈、新场域正不断涌现,在年轻客群、场景设计、社交氛围上形成差异化,逐步承接并激活“品牌的第二曲线”。

聚焦到商业项目,强者恒强、新秀亮眼。

“老面孔”仍是高能级首店的首选地——成都IFS、成都万象城、成都太古里依然牢牢把控着“首店风向标”的话语权。成都万象城以26家的总量问鼎半年度首店引进“冠军”。

成都东郊记忆势头依旧火热,成为成都上半年首店引进亚军,迎来多家首店品牌入驻,涵盖餐饮、零售等多元业态布局:Dr.Martens、塔挞、名堂文创等品牌首店的引入,丰富了园区消费场景,也强化了其年轻化、潮流化的商业定位。

DR. MARTENS 正式宣布西南地区首家门店(成都东郊记忆),图片来源:品牌官方

成都太古里、成都IFS发挥稳定,均引进10家以上首店,且以高能级首店为主,两者引进的西南首店占比整个成都的25.5%,全国首店占比成都总数的33.3%。

图片来源:龙湖成都上城天街

也有许多项目在本半年度的表现可圈可点:

成都SKP持续以“首发经济”引领零售话语权,落地多个高奢细分线品牌,构建起全国首发矩阵;

成都银泰中心in99则通过引入Klattermusen、MONOLOGUEMET INITALY等艺术零售与高净值消费服务业态,强化其高端标签。

另外,越来越多项目意识到,仅靠被动“抢首店”难以构建壁垒,转而向主动“造首发”升级。以首店为起点,但不是终点,而是推动品牌深度共创、场景联营、内容共建的起手式。

龙湖成都上城天街通过挖掘本地品牌原生力,除了引入奇谷米次元街区,还引导原创咖啡/餐酒/小酒馆进行首发孵化,打造本地生活方式文化聚落。

凯德广场·金牛今年以来持续进行“轻中见深”的内容型调改,引入多个区域内垂类首发品牌,如Jetezo,Asics Kids,Adidas旗舰店等,同时完成首轮调改,包括旗舰运动品牌、法式女装、全景影像、自然主义有机餐厅等近二十个新品牌落位;

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成都商业项目在“首店思维”的基础上,已然向“首发运营”转变。从品牌首次入驻,到首场跨界活动、首个定制空间、首个城市快闪……这不仅提升了项目稀缺度,也为品牌打造了更具生命力的市场落点。

04.

从首店,

看成都商业“新旧共振”

成都正在从“首店之城”迈向“首选之城”。从这193家首店中可以发现:

■ 新兴品牌国别愈发多元:除日韩系仍具主力外,来自东南亚、北欧的新品牌频繁现身,反映出资本与市场对成都的战略重视。

■ 商业项目的竞争逻辑在迭代:场景运营能力+社群运营能力已成为吸引首店的关键;

■ “下一个成都”正在成都内部酝酿:高新、天府新区等区域正在接棒新首店爆点。一方面,以成都IFS、成都太古里等高能级项目为引擎的核心商圈仍是首店落地的安全仓,不断承接国际品牌中国首发、高能级店型试水,奠定国际消费窗口地位;另一方面,新商圈、新场域正不断涌现,在年轻客群、场景设计、社交氛围上形成差异化,逐步承接并激活“品牌的第二曲线”。

这轮首店更新中也可以看到,内容差异化、空间个性化、渠道精细化、逐渐取代价格与流量,成为品牌能否突围的关键。

首店,不再只是“头啖汤”,更是成都商业对生活方式变迁的最前线反馈。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单笔拦截百万元 成都重奖反诈“有功群众”

8月21日,记者从成都市委政法委获悉,日前,成都市委政法委、市委金融办、市公安局举行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表现突出群众颁奖仪式,对主动发现、成功拦截单笔超百万元电信网络诈骗的3个银行网点有关工作人员给予共计3万元奖励。...【详细】

封面新闻民生•消费2025/08/21

燃气股震荡走强 成都燃气涨停

8月21日,燃气股震荡走强,截至13时19分,成都燃气涨停,首华燃气、新疆火炬、蓝焰控股、皖天然气等跟涨。【详细】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参考2025/08/21

成都上半年193家首店混战!万象城夺冠,但它才是最大惊喜

从“抢首店”到“造首发”,项目正在换赛道。2025年4月,《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落地各类首店累计达6500家,高能级首秀首展等首发活动超100...【详细】

赢商网成都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