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场秋雨为成都褪去暑热,微凉的风里裹挟着新华公园的热闹——成都街头篮球第二站暨“成渝”“成德眉资”3x3篮球邀请赛在此圆满落幕。经过两天激烈比拼,各个项目的冠军相继产生,菜菜菜、Freedom队分获4v4组男、女子冠军,谢磊、李文静获单挑赛男、女子冠军,眉山鑫熙旺获3x3组冠军。来自五城的212 名运动员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将街头篮球的活力与公园的烟火气揉成了初秋最生动的图景。
赛场外茶香萦绕
生态与运动碰撞出公园新趣
离篮球场还有百余米,新华公园的茶座就飘起了盖碗茶香,老茶客们捧着茶碗,目光却时不时飘向球场方向。翠绿的植被环绕着红色球场,生态之美与运动之乐在此相映成趣,烟火气与竞技感碰撞出了独属于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运动氛围。
据悉,本次比赛设置了1v1、4v4以及3x3三个街头球场常见赛制,更加贴近街头篮球文化。成都市篮球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想尽可能做得让街头味重一些,这样也符合成都街头篮球这个品牌的调性。”
而作为本次赛事主题的“五城巅峰之战”,“成渝”“成德眉资”3x3邀请赛更是成了五城球员技术与战术碰撞的核心舞台。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眉山鑫熙旺队凭借稳定的发挥、精准的投篮与严密的防守,成功摘得“成渝”“成德眉资”3x3篮球邀请赛桂冠,用实力赢得了全场掌声。
“能拿下这个冠军太开心了!”赛后,眉山鑫熙旺队队员张鑫难掩兴奋,汗水还挂在脸颊上,手里紧紧攥着奖杯,“这次遇到的对手都特别强劲,不管是成都队的灵活配合,还是重庆队的硬朗打法,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压力,每一场比赛我们都拼到了最后。” 谈及赛事意义,他特意竖起大拇指,“这样的比赛特别好,把成渝、成德眉资的球队聚到一起,不仅能切磋球技,还能认识很多五城的球友,真正做到了以球会友!”
世运选手转战街头
全民健身融入城市肌理
运动员、大学教师、金融从业者、篮球裁判员,还有来自阿坝州马尔康的几位藏族小伙组成的大学生队伍……因为一场比赛,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们因为对篮球的共同热爱而相聚于此。
在众多选手中,中国沙滩荷球国家队队员李文静格外引人注目。作为2025成都世运会荷球国家队队员,她与Freedom队的队友从今年三月赛事启动起就一站不落地持续参赛。
“今年成都街头篮球第一站我就打了,后来国家队集训,有两个月没摸篮球。比赛一完,我就又回来参赛了。”李文静告诉记者。她和队友长期霸榜“CDBA城市榜单”积分榜前几名,目前以12胜1负的战绩排名积分榜第十三。
这种从国际赛场到街头篮球场的无缝转换,正是成都全民健身氛围的生动体现。据估算,成都每年篮球赛事比赛场次逾万场,经过多年培育,现在成都篮球爱好者已经超过300万。在大火的大源中央公园篮球场、杉板桥篮球场、新华公园篮球场等公园、社区球场,长期挤满了打球的成都市民。截至2025年,成都篮球场数量已经达到3200片(馆),其中社会化运营场馆约700片(馆),为成都篮球的普及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华公园的球场边,既有专程来观赛的资深球迷,也有散步时被吸引的市民,60岁的王大爷带着孙子看了一下午,“以前觉得篮球是年轻人的事,现在看他们在公园打球,我都想找老伙计组队了!”这种 “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氛围,正是成都街头篮球系列赛事的初衷—— 让篮球走出专业场馆,融入公园日常,成为连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的活力纽带。
街球文化扎根社区
擦亮世界赛事名城名片
成都篮协推出的城市榜单积分制度成为赛事一大亮点。各参赛运动员在“CDBA城市榜单”小程序注册后,根据各站比赛运动表现累计积分,争夺季度以及年度总排名。
每月、每季和年度排名靠前的选手将获得成都篮协送出的排位专属球衣。这一制度有效激发了选手们的参与热情,让街头篮球赛事更加系统化和可持续。
“通过月度赛制的设计,我们希望激发市民持续参与的热情,让篮球运动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都市篮球协会负责人介绍道,“我们期待以篮球为纽带,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
作为成都重点打造的IP赛事,成都街头篮球以“从街头,打到顶流”为口号,不仅为篮球爱好者搭建竞技舞台,更正式开启了“月月办赛、全民参与”的年度赛事体系,让街球文化深深扎根社区,持续擦亮成都世界赛事名城的名片。街头办赛,体育出圈,这种让市民零距离、沉浸式的观赛交流的赛事新场景在线上也掀起流量热潮,在社交平台上,#成都街头篮球##来成都打街球#……话题成为热门词条,浏览量达4169万。
据悉,今年成都街头篮球预计于十月进行第三站比赛,成都篮协计划邀请外地的知名街头篮球厂牌,进行篮球技艺和文化上的交流。
9月30日,记者获悉,由国际奥艺委员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动画学会指导,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主办的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于9月28日至10月26日在成都举行。双节假期即将来临,成都国际...【详细】
29日,成都市温江区市场监管局在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举办2025年“质量月”主题活动暨“3+6”产业体系“质链升级”行动启动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区建设”为主题,以蹲点服务“立园满园”行...【详细】
“家有两个娃,不在同一个学校,接送怎么办?”在成都,这已不是啥问题。9月30日,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截至2025年,成都已累计安排30058个家庭多子女就读同一学校,落实18144个家庭双(多)胞胎绑定摇号,为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