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全国两会,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指向明确,路径清晰。其中,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明确成为2025年扩内需的重点举措之一。
首发经济,被城市视为消费领域的“流量密码”。在成都,首店总数已突破4000家,仅次于北京、上海,奢侈品品牌渗透率接近95%。
持续激发消费潜能,成都如何打好这“首”牌?9月1日,记者随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成都春熙路商圈,采访首发经济和离境退税服务等情况,感受消费市场迸发出的“新”活力。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一系列便利政策相继落地,成都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游客来旅行和购物。2024年9月,四川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落地成都IFS,窗口“前移”所带来的,正是拉近了商圈和境外旅客的“距离”。DJI大疆|哈苏(成都IFS概念店)店长陈星廷说,仅8月就有约40单,“这其中大概一半,是因为世运会来的。”
消费活力涌动,离不开优化消费体验。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带动下,离境退税业务保持高增长势头,今年1-7月,锦江区离境退税销售额及应退税额同比增长219.5%,服务近5000名境外旅客。“今年,我们还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结合消费场景,推出了店内退付、线上退付等新模式。”成都市锦江区税务局四级主办曾俊翔说。
消费体验持续优化,让越来越多的外籍游客在成都感受了一把“丝滑”体验。
曾俊翔分享了两个小故事——“如8月4日,有两位印度旅客购买了小米手机,在领取退税现金后又随即前往餐厅消费;又如,7月2日,一位法国旅客在高雅德购物后,通过手机扫码轻松获得退税现金,成为了我们锦江区‘码上退’服务的首位体验者,退税现金堪称是‘秒级到账’,这也方便了旅客后续在成都的行程。”
“8月,平均每天都会有两单左右的离境退税商品销售。”小米成都锦江区IFS店值班经理袁鸿梅告诉记者,很有多外籍游客来到店里“大采购”,“除了离境退税流程便捷,退税购物门槛的进一步降低,也吸引了外籍游客到店,对于充电宝、吹风机等这些小件商品更感兴趣。”
在成都春熙路商圈,人们总能鲜明感受到消费新体验、新活力。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新”。在商圈内,有各类消费品牌4000余种,其中知名品牌1989个,国际知名品牌670余个。
以“新”来聚人气,自然有好生意。8月21日,成都东顺城南街,GOODBAI品牌第二家线下门店正式向公众开放,人气高涨。继上海延庆路首店之后,品牌以紧贴成都城市松弛感的在地表达,打造出了一个兼具社区温度与艺术质感的西南首店。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平均每天能达到1000人次。”
首发经济,在“首”,更在“新”,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持续的迭代创新。
阿迪达斯在四川的首个品牌中心、三叶草旗舰店就落子成都太古里。阿迪达斯成都太古里品牌中心客户体验经理艾卓表示,这里可以看到最全、最新、最多的阿迪达斯所有系列产品,“Made for you”定制服务还可以提供球衣印号及运动和成都元素的图案定制,每当有运动赛事在成都发生的时候,品牌中心就会成为运动爱好者的打卡地。
“有东南亚游客到成都直奔这里定制T恤,甚至‘安利’给朋友一起。换个角度看,这也成为了输出成都和中国文化的窗口。”艾卓称,20分钟,大家就可以定制一件属于“自己”的城市回忆。
在成都,更多的“新”不断地扑面而来,而围绕消费,大胆创新,未来还有更多想象空间、更多发展机遇。
9月30日,记者获悉,由国际奥艺委员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动画学会指导,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主办的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于9月28日至10月26日在成都举行。双节假期即将来临,成都国际...【详细】
29日,成都市温江区市场监管局在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举办2025年“质量月”主题活动暨“3+6”产业体系“质链升级”行动启动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区建设”为主题,以蹲点服务“立园满园”行...【详细】
“家有两个娃,不在同一个学校,接送怎么办?”在成都,这已不是啥问题。9月30日,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截至2025年,成都已累计安排30058个家庭多子女就读同一学校,落实18144个家庭双(多)胞胎绑定摇号,为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