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都新闻网 » 品 宣 » 活动 » 正文

“月圆蓉城·侨贺华诞” 国庆中秋双庆活动在成都市武侯区举行

2025-09-26 17:50:04 来源:中国侨网

25日下午,由四川省侨联、成都市侨联主办,成都市武侯区侨联、武侯区侨胞之家承办的“月圆蓉城·侨贺华诞” 国庆中秋双庆活动在成都市武侯区举行,50余名侨胞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月圆蓉城·侨贺华诞”为主题,以“艺术展演+非遗体验+情感共鸣”为主线,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将中秋团圆情与国庆爱国心有机融合。活动精心设计“家国情怀、雅韵共赏、匠心体验”三大特色篇章,以巴蜀非遗为载体,以琴音诗韵为纽带,让参与者通过视听欣赏、篆刻体验等多元互动形式,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第一篇章——家国情怀开始后,大家首先进行了“嘉庚精神”学习。成都市武侯区委党校专职教师、武侯区留联会副秘书长唐娅通过生动讲述,分享陈嘉庚个人生平与感人事迹,让在场侨胞深刻感受到陈嘉庚“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随后,在场侨胞合唱了《我爱你中国》。

圆响琴是以钢舌鼓为原型,融合中国古代礼乐乐器“方响”的诗词意境,按照中国传统音乐旋律性特点创新设计的专业乐器。在活动第二篇章——雅韵共赏中,圆响琴创始人吕乐演奏传统国乐经典曲目,展现这件乐器的独特魅力。紧接着,由圆响琴即兴伴奏、全体参与者合唱的曲目《水调歌头》,将中秋诗意与爱国情怀升华至高潮。

篆刻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汉字为载体、以刀代笔的金石艺术。在活动的第三篇章——匠心体验中,特别开展了篆刻体验活动,并选取“月”字为主题,让参与者在方寸之间感受中秋文化中“圆月寄相思”的情感共鸣,体验“金石永固”的文化传承意义。

体验之前,老师讲解了篆刻的历史与发展,并重点展示“月”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八种字体演变。现场展示篆刻刀、印石、印泥等工具,并讲解使用方法,如握刀姿势、运刀技巧、印面处理等,同时现场演示刻制一枚“月”字印章全流程。随后,参与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篆刻,刻制不同字体的“月”字,体验非遗技艺。篆刻结束后,全体参与者将刻好的“月”字印章共同盖印于画卷上,形成一幅集体作品,象征着团圆与家国同心。

成都市武侯区侨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中秋团圆为主线,融合国庆的爱国情怀,激发了侨胞的爱国爱乡之情和文化认同。希望通过“嘉庚精神”学习、圆响琴音乐会、篆刻体验等环节,展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彰显“天府之国”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以产业为主导、消费为引领,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推动头部IP在蓉落地转化

9月30日,记者获悉,由国际奥艺委员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动画学会指导,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主办的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于9月28日至10月26日在成都举行。双节假期即将来临,成都国际...【详细】

封面新闻活动2025/09/30

成都温江区启动“质链升级”行动 赋能“3+6”产业高质量发展

29日,成都市温江区市场监管局在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举办2025年“质量月”主题活动暨“3+6”产业体系“质链升级”行动启动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区建设”为主题,以蹲点服务“立园满园”行...【详细】

中国新闻网活动2025/09/30

成都首创“多子女同校就读”,已惠及近5万家庭

“家有两个娃,不在同一个学校,接送怎么办?”在成都,这已不是啥问题。9月30日,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截至2025年,成都已累计安排30058个家庭多子女就读同一学校,落实18144个家庭双(多)胞胎绑定摇号,为4...【详细】

四川观察教育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