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成都“进解优促”面对面——智能网联汽车专场座谈会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启幕。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交通运输局等30余家市级部门、区(市)县代表,携手行业协会专家及70余家车企负责人,围绕产业痛点深度对话,现场攻坚堵点。
政企“肩并肩”开谈:专场座谈破解产业堵点
不同于传统座谈的刻板模式,会场按企业诉求划分技术研发、场景开放等四大“圆桌讨论区”,政企“肩并肩”入座,诉求实现“即时响应”。针对企业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等部门逐一回应,明确解决方案与时限,构建“问题收集—即时解答—台账督办”闭环,确保“件件有着落”。
近期,成都升级“进解优促”模式,推出“每日局长坐班、每周链长接待”。此次座谈是产业链服务的生动实践,后续更多精细化服务将持续护航企业。
场景+要素双驱动:产业“生态圈”加速扩容
当天交流环节未启先热,下午1点40分企业代表便提前对接部门。会场入口10余家企业设展,形成微型产业“生态圈”,上下游企业精准找合作、探转化,会前便碰撞出合作火花。
“高压新能源电机试验设备成本高,盼建共享平台。”成都华川电装总会计师刘青娥坦言困境。成都市科技局当场回应:全市已备案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112家,正修订相关管理办法,通过全要素联动打通“概念验证-产业化”全链条。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总经理高解放提出新能源产品推广诉求后,对部门回应十分认可:“成都汽车配套齐全,营商环境值得点赞,我们发展信心更足。”
千亿市场启新程:全链升级迈向成熟期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下半场”智能化加速,千亿市场潜力释放。活动现场,各方围绕产业发展研讨,相关领导明确:成都将以创新驱动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
萝卜运力公司建议加快区(市)县路网开放、出台产业促进办法。成都市公安局回应:已发放智能网联汽车临时号牌110副,开放测试道路680公里,跨区域道路将按需评估开放;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补充,2026年全市测试道路预计破1000公里,产业促进办法力争2025年底出台。
本土企业扎根:产学研注入新动能
电子科大在蓉创业团队——四川中电昆辰,专注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技术。公司政府事务总监杨达表示,希望依托成都高校优势,推动技术在本地转化、进入主机厂供应链。他提及,借助经信局所属行业协会平台,企业已与各大主机厂建立产学研合作,未来将持续输送人才与技术。
“1+7+365”机制:常态化服务护航发展
本次活动是成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进解优促”升级的起点,成都同步推出“1+7+365”服务机制:定期组织链长与企业“面对面”(1)、活动后一周设驻点服务(7)、全年常态化闭环解问题(365)。
四川领克公司政企事务总监王卫期待机制长期运行:“‘面对面’搭起连心桥,后续‘局长天天见’也将成重要沟通渠道。”
数据亮眼:成都稳居汽车产业第一梯队
作为全国重要汽车基地,成都汽车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终端零售销量全国第一。今年1—9月,全市汽车产业营收1183.4亿元(同比增19.6%),产量62.9万辆(同比增26.4%);新能源汽车产量17.3万辆(同比增259.2%),营收200.8亿元(同比增80.9%);汽车保有量732.21万辆,居全国首位。
政企协同破题、全链条服务保障下,成都正以优质营商环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千亿产业加速迈向成熟。
记者21日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推动“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专项守护行动走深走实,该局从2025年9月至11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测能力提升行动,覆盖成都市259家在产白酒企业及106家豆瓣酱企业,助力成都特色食品...【详细】
锦江连浦江,千里共携手。11月21日,成都锦江(上海)合作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活动以上海国际化平台为纽带,通过“街道搭台、企业主唱”的创新模式,让辖区重点企业登台“代言”。活动现场成都市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作...【详细】
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游客,怀揣着对大熊猫的热切向往,结伴奔赴成都,赴一场跨越山海的“圆梦之约”。截至今年11月13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接待外宾48.71万人次,比2024年同比增长70.67%。在中国大熊猫保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