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营商环境是关键。成都的营商环境到底如何?
一组数据——日前,成都民营经济前三季度发展成绩单出炉。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民营经济持续上扬,实现增加值9209.7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3.5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92.4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33.8亿元,同比增长5.6%。
一份榜单——近日,《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出炉,成都获评“年度创新城市”称号。
一个个数字,一张张榜单,彰显了成都民营经济的非凡实力与蓬勃活力。掌声与赞誉的背后,成都始终把企业“幸福指数”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以“进解优促”为专项突破,通过一系列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让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更足。
每日局长坐班 每周链长接待
“进解优促”升级亮相
“此次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我们携全球首款8K TFT基Micro-LED显示屏,以及多款创新产品集中亮相。”辰显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5年前,辰显光电落地成都高新区。4年间完成从技术验证、生产线建设到产品量产的全过程,今年首次实现上规。
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对发展环境的“嗅觉”最为敏锐,企业的成长状况更是直接显示着营商环境的土壤是否肥沃。
以企业感受为出发点,有需必应、无事不扰,2024年9月,成都全面开启“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一年后,“进解优促”升级版亮相,服务机制全面提升。
成都开始探索“每日局长坐班、每周链长接待”服务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链实行“1场专场对接活动+7天诉求集中攻坚+365天全周期闭环”链式服务,累计走访服务企业7.89万户,收集办结问题诉求1.58万个、办结率超98%。
“进解优促”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政府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重塑,推动了从“碎片化”到“闭环化”的服务升级,催生了从“缺资源”到“强供给”的生态构建,为从“强监管”到“善治理”的环境营造提供助力,是一次理念革新、机制创新、要素更新、法治刷新。
场景加速落地 融资更加顺畅
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长久以来,“获得信贷”一直是营商环境评价中的重要指标。如何让民营经济“贷得到、贷得省、贷得顺”,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之举。
以企业融资更加便捷为出发点,成都发布了总规模不低于500亿元的民营企业专属贷款产品“民营贷”。“过去融资要反复提交各种材料,现在扫码就能出预授信结果。”日前,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行的一场融资对接会上,成都市和天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联总监苏先皇感叹道。
不仅如此,成都还建设了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蓉易贷,该平台整合全市银行、保险、基金等上百家金融机构资源,汇集350款金融产品与服务,覆盖信贷融资、股权融资、政策查询等多元化服务,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
有了资金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有了底气,而成都场景创新工作更化解了企业的急难愁盼。
迪立科技于2020年落地成都,从事自动驾驶车辆实地路测技术研发。如今,其产品已打入成都部分办公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场馆、高校校园等公共空间。“公司产品此前在成都高新区落地应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科技研发、办公场地、场景落地等方面都获得当地相关部门支持。”公司总经理孙劭恒说。
今年来,围绕成都“进解优促”工作,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积极回应企业提出的场景诉求,前三季度,通过构建跨领域、全周期的场景创新工作机制,累计供给场景704项、落地280项,帮助3000余家企业实现产融和产销对接。
11月3日,以“显示无处不在·AI点靓视界”为主题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开幕式。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主宾国代表、巴西驻成都总...【详细】
11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在系统总结新区文商旅体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发布《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支持成都天府奥体公园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成都东部新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详细】
11月5日,全国数字消费生态发展大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百余区县政府及产业链核心企业、知名品牌方、战略合作方等代表齐聚,共商数字消费发展新路径,共绘生态协同新蓝图。数字经济发展深刻改变着消费业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