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新而行 工业发展韧性十足
■2024年,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298.94亿元,较上年增长22.4%,增速为“十四五”以来最高。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59%,提升0.3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十四五”以来最高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5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4个,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
近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成都市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成都市科技经费投入保持稳定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全市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920.89亿元,占全省R&D经费投入的比重为61.44%,比上年增加96.77亿元,增长11.7%。
两项数据创“十四五”以来最高
一组细分数据引人注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国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对城市亦然。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产业在不断向“新”而行。
公报显示,2024年,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298.94亿元,较上年增长22.4%,增速为“十四五”以来最高。其中,规上制造业R&D经费投入264.46亿元,较上年实现快速增长,增速达22%。
R&D经费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为R&D经费投入强度。从R&D投入产出效率情况看,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59%,较上年实现稳步提升,提升0.3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十四五”以来最高。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2024年成都市科技经费投入保持稳定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主要结构指标向好向优。两项数据创下‘十四五’以来最高,体现出工业经济发展‘韧’的实力持续显现。”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医药制造业较上年显著增长
分细项来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5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4个,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其中,医药制造业R&D经费投入38.6亿元,较上年显著增长,增速达19.5%;投入强度达5.49%,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市场主体的生动案例。
刚刚过去的10月,科伦博泰创新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佳泰莱®)获批第三项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对EGFR-TKI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人群全线覆盖的TROP2 ADC药物,这也是全球首个于该适应症中对比化疗显示出显著总生存期(OS)获益的ADC药物。另一款ADC药物博度曲妥珠单抗(舒泰莱®)也顺利获批上市,这是中国首个可以广泛覆盖二线及以上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国产HER2 ADC药物,丰富了国内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分析,R&D经费投入较多、强度较大的行业,也是成都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研发是点燃创新引擎的核心火种。它不仅是企业构筑技术护城河、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关键投资,更是驱动整个产业破局升级、迈向价值链顶端的核心动能。
记者21日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推动“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专项守护行动走深走实,该局从2025年9月至11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测能力提升行动,覆盖成都市259家在产白酒企业及106家豆瓣酱企业,助力成都特色食品...【详细】
锦江连浦江,千里共携手。11月21日,成都锦江(上海)合作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活动以上海国际化平台为纽带,通过“街道搭台、企业主唱”的创新模式,让辖区重点企业登台“代言”。活动现场成都市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作...【详细】
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游客,怀揣着对大熊猫的热切向往,结伴奔赴成都,赴一场跨越山海的“圆梦之约”。截至今年11月13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接待外宾48.71万人次,比2024年同比增长70.67%。在中国大熊猫保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