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都新闻网 » 要 闻 » 民生•消费 » 正文

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5-11-28 10:07:23 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破万亿 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

成都春熙路商圈。

人气流量不断汇聚

2019年至今成都累计落户

海内外首店数量已突破4000家

2025年1—10月成都新落户

首店总计710家 平均每月超过70家

同期开展首发活动289场

消费总量向上突破

2023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成为第六个“万亿俱乐部”消费城市

2025年1—10月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7.0%

服务供给持续完善

2025年9月25日

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截至2025年10月

成都离境退税商店已达到600家

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打响“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成都休闲”四大品牌,加快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国际时尚魅力和天府文化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00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手捧一杯咖啡,上海游客小沈漫步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对她而言,成都的魅力不仅是火锅和春熙路,更藏在这些新旧交融的空间里。一个个不断生长的消费新场景,正悄然重塑着城市商业肌理与消费活力。

“十四五”收官之年,成都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增长动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迈向1.1万亿元的年度目标。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全市实现社消零总额9469.6亿元,同比增长7.0%。从总量突破到首店集聚,从场景焕新到环境优化,成都正以系统性的探索,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消费总量向上突破

成都跻身“万亿消费城市”

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的成都,始终致力于将消费基因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2023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1.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六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消费城市,较2021年的9251.8亿元实现显著跨越。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成都社消零总额预期目标为1.1万亿元。回望去年,这一数字已达1.08万亿元。11月20日成都发布的2025年1—10月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469.6亿元,同比增长7.0%。

围绕“国际”“消费”“中心”三大关键词,成都持续完善国际消费平台功能。今年9月25日,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作为全国新设的8家市内免税店之一,以“免税+有税”“国际+国潮”“线下+线上”融合模式,进一步便利入境游客与本地市民的消费体验。

拉动消费,离不开高品质消费空间载体。

“爬墙熊猫”吸引游客驻足、“裸眼3D”屏幕视觉震撼、太古里“品牌首店”引领潮流……在春熙路—太古里商圈,消费新体验无处不在。数据显示,这里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首店、首发、首秀或首展亮相。

人气流量不断汇聚

海内外首店已突破4000家

源源不断的人流是消费的基础。人来了,商机自然涌现。对成都而言,展会是聚人气、汇商气、旺财气的一个优选。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累计吸引观众91.02万人次,总成交金额57.53亿元;第112届糖酒会参观总人次超43万,而根据成都市商务局的数据,“春糖季”系列活动带动线上线下消费总量同比增长5%……按照年初计划,成都今年将举办各类展会活动超过1000场,持续以会展经济撬动消费增长。

首发经济自带流量,是拉动消费的新动能。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首发经济被成都视为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成都新落户各类首店总计710家,平均每月超过70家;同期开展首发活动289场,节奏密集、热度不减。

走在成都街头,与“首店”不期而遇已成常态。以户外圈熟知的“一鸟二象三鼠”为例:8月,瑞士猛犸象西南首家形象店亮相;9月,瑞典攀山鼠成都首店开业;10月,瑞典火柴棍西南首店正式迎客——成都已成为国际高端户外品牌的西部必争之地。

成都拥有万亿级的消费市场底盘,活跃的商业生态为首发经济提供了沃土,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不断激活发展潜能。自2019年至今,成都累计落户的海内外首店数量已突破4000家,连续六年保持稳定增长。

以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改造的东郊记忆街区为例,如今已成为音乐展演、数字文创、国潮时尚等多元业态融合的时尚地标。数据印证了这里的“潮”引力——园区客流量从2022年的超700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超1700万人次;目前入驻商企超300家,引入首店超80家,已形成强大的品牌集聚与消费带动效应。

服务供给持续完善

离境退税商店已达600家

“十四五”期间,成都通过持续优化国际化消费环境、完善城市服务供给,不断夯实“流量”基本面,拓宽消费增长源。

“请问这里可以办理退税吗?”今年国庆期间,在成都IFS商场,一位外国游客手持刚购买的商品,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询问道。在店员引导下,他在三楼集中退付点,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退税流程。如今,这样高效便捷的“即买即退”体验,在成都的商圈成为了常态。

2016年实施离境退税政策以来,成都已构建起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2024年,四川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落地锦江IFS;2025年,“店内退付”“线上退付”等创新模式接连推出。截至今年10月,成都离境退税商店已达到600家。

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支付便利性同样关键。

当外籍游客沉浸在历史积淀的古迹街巷、流连于街头美食时,一个微小却关键的金融需求贯穿其中:如何在异国实现便利的支付?以成都银行为例,其在世运会期间,就用一个个“零钱包”和一支支志愿服务队,构筑起一张覆盖吃、住、行、游、购的金融支付便利网络,让游客感受到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截至今年7月,成都支持外卡支付的商户已超过6.5万户。更具体的,天府国际机场还设立了“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提供便捷服务;成都地铁与公交系统完成外卡贴卡过闸技术改造,成为中西部首个全面实现公共交通境内外银行卡直接支付的城市。

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至今,成都航空口岸共查验入出境外国人149万余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5.97%。这份被认真对待的体验,不仅留住了游客匆匆的脚步,更在他们驻足流连之际,悄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活力。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成都第三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启动

13家企业21款机器人街头“炫技”冰激凌机器人。11月27日,成都第三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正式启动,继前两批次实景验证取得良好成效后,本次活动成都市更加注重细分场景验证攻关、企业与市场供需链接,生动演绎从“...【详细】

成都市人民政府网活动2025/11/28

亚洲通用航空展开幕 “成都造”低空飞行器斩获多笔订单

11月27日,2025亚洲通用航空展在珠海拉开帷幕。在这场面向未来的盛会中,成都企业频传捷报。沃飞长空携AE200批产构型机亮相,并达成确认性采购协议和战略合作。此外,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加速商业化进程。据悉...【详细】

成都日报观察2025/11/28

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破万亿 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成都春熙路商圈。人气流量不断汇聚2019年至今成都累计落户海内外首店数量已突破4000家2025年1—10月成都新落户首店总计710家 平均每月超过70家同期开展首发活...【详细】

成都市人民政府网民生•消费20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