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25天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年会在成都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科技赋能·知产护航”,聚焦游戏动漫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探讨前沿科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强化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造、保护与运用,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聚智聚力,共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指数”把脉产业结构、 “趋势”领航战略方向
四川文化产业两大核心成果发布
本次研讨会发布《2024年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和《四川省文化产业“十五五”发展趋势研究》两项核心成果,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指引。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对2024年全国和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解读。2024年,四川省在综合发展指数以及产业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三个分指数方面均进入全国前十名。当前,四川省已形成“成都一极引领、东部集聚发展、辐射带动西部”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其中,成都市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绝对核心地位,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超级核心城市”。针对四川省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他提出了科学开展“十五五”规划顶层设计工作、夯实产业主体和资本基底、积极推进“文旅+百业”深度融合等七大实施路径,为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全链条支撑框架。
为系统研判四川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脉络,精准锚定“十五五”时期发展方向,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诸丹对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诸丹表示,当前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发展增速快、经营主体规模大、产业平台载体强等三个特征。面向“十五五”时期,他认为四川省文化产业已呈现出三大发展机遇,一是“新文化形态”构建机遇,二是“新质生产力”驱动机遇,三是“新消费格局”重塑机遇。会上,诸丹还解读了“十五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主流趋势,一是向“价值引领”战略升级,二是向“科技赋能”深度嵌入,三是向“跨界融合”全面演进。最后,他总结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四大举措建议,一是完善文化产业经济政策举措,二是建强文化产业领域科创平台,三是打造巴蜀文化消费新空间和新场景,四是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经营主体。
大咖献策赋能文化创新
项目亮相激活产业潜力
在主旨演讲环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化创意产业学科点负责人何胜莉以《中国神话IP在 AIGC 驱动下的文化创新实践》为题,通过大量案例解析人工智能在传统文化资源活化中的应用机制,系统阐述了AIGC在神话IP创作、场景重建、用户共创等方面的创新价值。她指出,AI技术不仅是创作工具,还正在成为文化传播方式的结构性变革力量,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年轻化、数字化的方式触达受众,为四川厚重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可能。
四川数字世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骄作《游戏可信数据资产应用参考》主题演讲。刘天骄介绍,四川打造的“COG游戏可信资产综合服务平台”在2025年“数据要素x”大赛中斩获金融服务赛道全国三等奖,这一标杆案例标志着文化数据资产化模式获国家级认可,为破解文化企业“轻资产”融资困境、促进金融与数字经济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在项目路演环节,来自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的3个具备高增长潜力的“文化+科技”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推动传统文化向新产品、新业态转化。
本次研讨会搭建了全省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汇集权威研究成果和前沿实践案例,进一步凝聚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共识与合力。未来,主办方四川文投集团将紧扣党中央和省委的战略决策部署,深入探索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大力构建“文化+百业”“百业+文化”的创新生态,激活巴蜀文化等独特资源的价值潜力,努力做好“文化赋能发展”的四川实践,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11月26日,2025天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年会在成都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科技赋能·知产护航”,聚焦游戏动漫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探讨前沿科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详细】
冲上云霄,“两场一体”畅联全球五大洲 贴地飞奔,“钢铁驼队”拓宽产业出海路11月22日,一架A330全货机满载跨境电商、电子信息等出口货物,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直抵英国第三大制造业城市格拉斯哥,打通我国西南地区与...【详细】
记者26日从金牛区投资促进局获悉,中科光智碳化硅芯片封装设备研发制造中心项目落地金牛区。该项目将填补金牛区半导体制造后道环节封装设备领域空白,进一步增强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竞争优势,补齐产业设备、封测关键环节短板,为金牛...【详细】